《风流去》转载请注明来源:读笔小说dubixs.com

一

按照中国传统的史学观念,人们一般把那个时代的人物分成小人与君子。也一般把这个时代看作是忠臣君子和佞臣小人斗争激烈的时代。而君主呢,则往往站在小人一边。大约半个世纪后,以承续汉祚自命的后蜀皇帝刘备与其丞相诸葛亮就经常在一起讨论东汉桓灵之际的政治问题。后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恳切地对刘备的儿子刘禅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实际上,桓灵及桓灵之际的政治,一直是后人“叹息痛恨”的主题。

其实,对桓帝刘志、灵帝刘宏不满的人,不必到桓灵以后去找,桓灵的当代人就已对他们失去最低限度的尊敬。桓灵之时的一些忠直之士,更是在他们的奏疏当中直截了当地表示了对皇帝智力水平与道德水平的疑问与极度失望。第一次党锢案爆发时,陈蕃就在一封疏救李膺等人的奏章中,质问桓帝:“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秦焚书坑儒,何以为异?昔武王克殷,表闾封墓,今陛下临政,先诛忠贤。遇善何薄?待恶何优?!”这样的质问显然已经没有一点尊敬。岂止是陈蕃这样深受传统价值观影响的人,便是董卓这样的不文武夫,不道屠夫,都愤愤然:“每念灵帝,使人愤毒。”

那实在是一个已经没有了向心力的时代。桓帝与灵帝的倒行逆施,糟蹋掉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名望与荣誉,他们糟蹋掉的,更是政府的信誉和凝聚力,他们已经把整个社会弄成一盘散沙,前汉后汉四百多年培植的社会基层组织以及民众对政府的信仰都扫地以尽。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实在不仅仅是野心家张角张宝兄弟的煽动性宣传,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如郭泰,如徐稚,早已对此了如指掌。

但几百年的家业要把它彻底糟蹋干净,还需要那么几十年的时间;几百年根基的大厦,也不是一阵风就能令之忽喇喇而倾。桓帝刘志和灵帝刘宏所干的,就是糟蹋祖先产业的“事业”,他们确实是败家子。延熹二年(159年),桓帝曾问侍中陈留人爰延:“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呢?”爰延答道:“陛下算是汉代帝王中中等的君主。”桓帝问:“为什么这样说呢?”答曰:“如果尚书令陈蕃掌权任事,天下则治;如果让中常侍小黄们那些宦官参与朝政,国家就要混乱。所以,陛下您是一个可以与您为善,也可以与您为恶的人。”爰延很聪明,既给了桓帝以警告,又充分给了桓帝面子,比起陈蕃、李膺这些动辄在奏议中对他满怀失望与指责的人来,桓帝一定是感受到了一丝温情。此前桓帝也刚刚听从陈蕃的劝告,让五百多名宫女出宫,这次他对爰延也格外开恩,拜他为五官中郎将,后来还做到了大鸿胪。

从其一生行事来看,桓帝刘志确实是摇摆在士人—所谓“清流”与宦官—所谓“浊流”之间。说他一直偏袒宦官也是不公正的。甚至我们还可以说他颇有用人的肚量,像陈蕃、李膺这样的人,一直与他作对,简直相当于今日的反对派,但他却一直在反复地重用他们。而对宦官,甚至帮助他诛杀跋扈将军梁冀的五常侍,虽然他先把他们封了侯,后来还是让他们或自杀、或贬爵。他的左右摇摆至多说明他智力上的不足与性格上的轻浮与怯懦,而不能说明他死心塌地要做“亲小人远贤臣”的昏君。如果要真的从个人德行智慧上寻求国家衰亡的根源,那责任倒不在他,而在把他推上皇位的梁冀。梁冀为了个人权势的永固,竟然杀了聪慧的质帝,又拒绝李固等大臣立清河王刘蒜的建议,硬要把一个不成器的年仅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推上宝座。从这点上说,东汉后期政治之黑暗,党锢之祸,都肇祸于梁冀这样的外戚。

十五岁的傻小子果然好控制。桓帝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建和元年(147年)11月,梁冀就借故杀了李固与杜乔,不仅扫清了自己专权道路上的障碍,而且使桓帝刘志失去了向善的引导,朝廷的道德水准与智力水准严重下跌。

如果说,杀李固、杜乔还是梁冀主使的话,那么,十二年后(延熹二年,159年)的又一次“李杜”之死,就完全是桓帝狭隘的心胸所致。这一年他刚刚依靠五侯杀了梁冀,马上大封宦官与自己的故旧恩私,天下大权,一下子又从梁冀手中落到宦官手中。白马令李云上了一封不加封的书奏,并把其奏文抄了三份副本,分送三公府,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他愤怒地对桓帝说:“梁冀这样的人,因罪被诛,就像家臣犯罪,招来杀掉就是。竟为这点小功而封谋臣万户以上,如果汉高祖听到了,难道不会生气!而那些在西北边疆浴血奋战的将士,难道不会人心离散!孔子说,帝者,谛也,就是顺应天道啊。现在皇帝这样干,他难道不要顺应天道了吗?!”桓帝得奏震怒,令有司逮捕李云,直接送到由宦官把持的、专门审讯朝廷大臣的黄门北寺狱,严加拷打。弘农五官掾杜众伤心李云因忠获罪,上书桓帝,他可能又觉得说别的话已是多余,只说:“我愿意与李云同日死。”桓帝没想到又有一位挑战者,就把他们二人并下廷尉论罪,最后这两人都死在狱中。

他的行为激怒了另一位正直大臣,就是李固曾勉励的黄琼。此时黄琼做着太尉,眼见着宦官日甚,他自己又没有能力控制,便伤心地称疾不起。上疏说:“自从陛下您即位以来,从没有过好的政治。前有梁家专横,后有宦官霸道。李固、杜乔已经因忠言而横遭残灭,李云、杜众又因为正道直行而接着受祸。天下伤心害怕,更结怨恨之情,朝野人士,也以忠诚为忌讳。”这封奏疏,语气上因伤心失望而低回婉转,但语意上却极其尖锐而刻薄。

桓帝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确实在失掉威信与凝聚力,失去大臣对他的忠诚与尊敬。一旦体制之内不能解决问题,问题便会暴露于天下,由体制之外的力量来解决,那就是暴力革命了。从桓帝与他的大臣们之间的不信任、不合作,及互相的失望与猜疑来看,这种结果迟早会出现。现在桓帝已习惯于大臣们以轻蔑而失望、愤怒而悲伤的口气和他说话,而他自己则毫无改进的意愿。他好像在和群臣们赌气,你们越说我不好,我越是这样,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四年前,也就是在永寿元年(155年),宗室、太学生刘陶就满腔悲凉地给桓帝上过一封充满绝望之情的书奏,这篇充满否定性语汇的书奏几乎在道德与智力两方面把桓帝彻底否定了。他指责桓帝不能吸取历代败亡的教训,天灾不能痛到他的肌肤,地震日食也不会损伤他的肉体,所以他蔑视天怒,蹂践人心,弄得国家一片混乱无道,如同虎豹在鹿场掘窟,豺狼在羊群中吃奶,行商的人都做了穷冤之魂,贫馁的人早做了饥寒之鬼,死去的人仍在坟墓中哭泣,活着的人无论在朝在野,都满脸悲戚之色。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刘陶仍在做死马当活马医的努力,他向桓帝推荐朱穆、李膺这样的人才,希望桓帝能重用他们,庶几国家还有希望。但刘陶本人却没有这样的信心,他在这封奏章的最后说:我知道,我说的都是在言论禁忌的朝廷中不合时宜的话,肯定不会被陛下听取。

果然,他的奏章被扔在一边。这封奏章的最后两句如同两行无可奈何的泪珠——

臣始悲天下之可悲,今天下亦悲臣之愚惑也。

刘陶是热血沸腾的人,又是一个洞明世事的人。热肠挂住,使他不得不有所言说;可冷眼看穿,又使他不能不如此悲观。如此绝望却又不得不作无望之争,这也令人对他“长怀叹息”—这是他奏章中对国是用的词。

刘陶正道直行,最后在灵帝时为宦官所陷害,在狱中闭气而死。他曾在顺阳这个地方做官,当他因病免职时,老百姓思念他,而歌曰:“邑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个别的清官已经无法抚慰天下的创伤。星星之火,已快燎原。

鲁迅先生曾说,在中国,永远都是这样,一边是庄严的工作,一边是堕落与无耻。忠直的大臣们已经绝望如此,而桓帝则仍没心没肝一样地快快活活。延熹六年(163年)秋天,连绵阴雨,农民无法种麦。到十月,天刚放晴,农民正要补种,他却要利用这秋高气爽的天气,去广成打猎了。时任光禄勋的陈蕃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他上疏谏阻,说:“平安的时候,游猎都要有节制,更何况现在是‘三空’之时!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又加上四方兵戎未息,你本来应该急得心焦躁、颜憔悴,晚上坐在床上等天亮!你竟有兴趣打猎?!”但桓帝已经没有心肝了,你说三空,但正如刘陶所说的,他吃得饱、穿得暖、睡得安,心宽体胖,他急什么?就在这年年底,这个不愁不急的皇上又一次拒绝了朱穆的罢免宦官官职的谏议。朱穆性情刚毅,心里憋着的火越烧越旺,愤懑而生疮在背,死在家里。

延熹九年(166年),这个昏聩弱智的皇帝再一次被宦官控制,向正直的大臣痛下毒手。南阳太守成瑨与太原太守刘瓆因捕杀为非作歹的宦官党羽,而再次让桓帝“大怒”,把他们逮捕下狱;翟超掘破宦官侯览母冢,黄浮捕杀穷凶极恶的宦官戚属徐宣,也一并被罚做苦役。陈蕃与刘茂共谏,桓帝不悦,刘茂不敢再谏,陈蕃独自上书。这封疏奏再次见出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陈蕃此时已七十多岁)对桓帝的极度怨恨,其语气之尖刻,一如老父教训不肖之子。他先说朝廷面临的内外交困的状况:在外的寇贼,如同四肢的疾病,混乱的内政,又如同心腹之患。然后说到自己:作为一名忠心耿耿的大臣,他是“寝不能寐,食不能饱”,然后笔锋一转,直斥桓帝:你却在干什么!他愤怒地说,小户人家蓄了一点财产,子孙尚知珍惜,败了祖传的家业尚知惭愧羞耻;何况陛下您从祖先那里继承的是整个天下!你怎敢如此懈怠轻忽!你哪怕真的不爱惜自己了,不应该想想你祖宗争得这一份家业受了多少辛苦吗?几个奸诈小人肆行贪虐,被忠直的大臣绳之以法,你发的哪门子邪火?生的哪门子邪气!(你站到什么立场上了!)

大臣们的言论越来越尖刻,越来越没有尊敬。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对皇帝的尊敬不仅是对一个具体的人的尊敬,而且是对这一个位置、这个职务的尊敬,是对国家的尊敬。可是桓帝的所作所为,已实在不能履行这个职务的职责,当然也就无法维护这一职位的尊严。大臣们失望之际,言论也就越发尖刻,而桓帝仍死猪不怕开水烫:笑骂由你,我就这样了。你们能怎么着?逮着机会我还要收拾你们。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火趣阁】《优俊高手转生到了赛马娘世界》《武纪》《我靠弹幕成为柯学传奇》《地主家没有余粮啦》《从盒而来》《文明之万象王座》《我有存款一万亿》《力速双A魔法师[西幻]

鲍鹏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读笔小说dubi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入骨温柔

入骨温柔

倪多喜
1.沈雁笙一直以为自己不喜欢陆景策,直到有一天听人家说,某集团大佬有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陆景策,她当天晚上气得饭都吃不下,回房就锁了门。晚上陆景策回来,从书房拿了钥匙,开门进她卧室,坐到床边,俯身把她从睡梦中吻醒。她没好气地看他,他却笑得愉快,还好意思问:“吃醋?”2.沈雁笙和陆景策一直地下恋,主要是她还没想好怎么跟爸妈解释他们俩的关系,导致她爸妈一直以为她单身,擅自做主骗她去相亲。偏偏某人那天正好
其他 全本 31万字
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

君太平
如果你遇上一个粗鲁、野蛮、一身麻匪气儿的男人咋办?咋办?裹吧裹吧拖XX啊!如果你要死不死正好前途无量咋整?咋整?照样拖XX!【注:故事发生在另一个平行世界,这里的一切跟现实世界相同......如有地名雷同,纯属巧合。】
其他 全本 142万字
窥天光

窥天光

骨色弯刀
【前期眼盲擅长装可怜思维跳跃后期顶级建筑师漂亮受X白手起家心思缜密后期制造业巨头溺爱型爹系攻】许塘的塘是沉塘的塘,母亲抱着他沉入河底时,岸上火光映着村落,所有人都在笑。周应川的身世与他不......
其他 连载 3万字
绕床弄青梅

绕床弄青梅

洛阳bibi
夏乐乐和祝好从小一起长大,住在一个大院,上的同一所学校,钻过同一个被窝,一直到高三那年她没绷住给祝好递了封情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其他 全本 40万字
谨言

谨言

来自远方
一朝醒来,穿成高富帅,李谨言双手叉腰,仰天长啸,老子终于翻身了!可惜高富帅上头还压着帅二代,新鲜出炉的李家三少,因为神棍一句批语,即将成为楼少帅的第四任“...
其他 连载 193万字
天倾之后

天倾之后

佛前献花
我们的世界被污染了。超凡生物的出现,鬼怪的传说,修行与进化,奇物与术的碰撞,跨界的大门被打开,有人争渡,有人逃离......这一切的开端都在天倾之后。
其他 连载 2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