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馨宇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读笔小说dubi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村子里的老人说,很多年以前村子大坝上面是有九个泉眼的。这个九个泉供给着附近五六个村子的吃水问题,常年饮用山上泉水的村民都很少生病。而且村子的老人个个都长寿,平均年龄都在八十岁以上。
后来土地改革了,农民分产到户土地承包了。农民个个都意识到土地的重要性,开荒种田卖粮挣钱的。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人就人为把那几个泉眼给破坏掉了,小的泉眼都被人给堵死了,剩下三个大的泉眼生命力顽强的还在隽隽细流,村中的几代人玩命的堵也没有把它给堵住,现在仍然水流旺盛的昼夜不停的流淌着。耿守义想想“泉眼岭”也就是依据这个三个泉眼而得名吧。
王豆腐家是这里的坐地户,他的爷爷闯关东的时候就在这里扎根了。是这里为数不多见证这个村子成长的人,王豆腐告诉耿守义关于“泉眼岭”的这个村名还有些来历。
据说泉眼岭以前不叫泉眼岭,叫“九仙泉”。传说玉皇大帝曾派九位仙人来到凡间体察民情,这九位仙人路过此地时突感乏累口渴,便在泉边饮水休息。
九位神仙喝了泉边清凉清凉甘甜的泉水之后,大赞此处的泉水好喝。九位神仙便在路边题字“九仙泉”以赞誉这里泉水好喝,因此村子得名“九仙泉”。
后来有路过南蛮子算卦的,说这个村子太小用九仙泉这么大名字,村子小根本就镇不住这个名字,时间久了村子会出事的。过去的都比较的相信封建迷信这些事情,算卦的说话比自己爹妈说话都好使。村子里面有头有脸的人就出面张罗给村子改名字。
村子里有泉眼,这个泉眼看似不起眼,养育了村中男女老少多少代人。村中人无论是老少都是喝着大坝上面的泉水长大的。那几个泉眼还有大坝毫不夸张的说,可以说是村中人们的母亲河,在给村中起名也要围绕着这个几个泉眼起。过去的人也没有什么文化,扎根在这片沃土之上,给村子起名无非就是一个代号而已。谁也想不起来什么文雅的名字,除了什么屯啊就是什么岭啊,在不什么沟啊,都是根据地形地貌屯子的特点来起名字。
泉眼岭的地势比较的高,离老远瞅着就就好像是屯子建在半山腰一样,于是就有文化人说了,干脆村子就叫“泉眼岭”算了,既突出屯子里的几个有着不小名气的泉眼,又显示了屯子的地形地貌,而且名字听上去还比较的文雅。于是“泉眼岭”的名字就流传至今。
要不是王豆腐今天说了,耿守义在这里生活了半辈子了,还真的不知道泉眼岭的这个村名是怎么由来的呢。
故事讲完了,王豆腐也有些醒酒了。看着已经喝的酩酊大醉的耿守义就问他:“老哥呀,你明不明白我和说的这些话是啥意思?”
话不用多说,耿守义也是那一点就透的人,可是这次不一样了。耿守义和王豆腐还有韩老六喝酒,他心里高兴,这次他真的是喝多了,上哪去明白王豆腐那么多意思去,小酒缸端起来干就完了。
耿守义说:“你说那啥意思?你不就让我猜村名吗?你还有啥意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