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读笔小说】地址:dubixs.com
今天是59岁的王贤理大喜的日子,一早他就在丫鬟的伺候下穿戴上黑色的锦缎棉袍,外套大红马甲。肥硕的身躯走起来晃晃荡荡,不少家丁在屋外布置。吃过早餐的王贤理开始去厅堂检查家丁和下人的工作。
此时有不少本村的狗腿子已经早早到来,进门先随上份子,然后到厅堂里打个照面,给王贤理一顿马屁拍的喜笑颜开。
接亲的队伍也出发了,媒婆子带着20几个家丁和下人抬着轿子去距此地20多里路的下湾村接亲了。
上午9点以后,附近十里八乡的地主富商头头脸脸的人物都陆续赶到。宴席就摆在王贤理家的大院中,堂屋的门前搭着戏台,一群戏子正在台上卖力的唱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宴席足有80多桌,已经来了三四百人,院子里乱哄哄的。
军师梳着大背头,穿着一身蓝缎子长袍带着两个黑衣黑裤的兄弟就坐在第二排靠边的桌子上。军师随了100大洋的份子,随便编了个借口就带人进来了。王贤理的管家看此人锦衣绸缎、出手阔绰。并且带着两个随从,虽然面生,但也没敢多问。
10点半左右,王贤理的两个儿子王千之、王千和骑着马带着30多人的便衣队和几个日本人到家了。6个日本人其中一个是日本商社驻兴安盟的社长及1名随从,另一个是兴安盟日军特务头子及4名随从。
王贤理听见下人禀报大少爷二少爷回来了,随行还有日本人,赶紧小跑着带着一众家丁出门迎接。
这两个日本人非常有礼貌的祝贺了王贤理,并且都带来了礼物。王贤理受宠若惊点头哈腰的将众人请进堂屋,堂屋里有两桌酒席专门就是给日本人准备的。下人们接过马缰绳,将马拴在王家东墙外的拴马桩上。
上午11点多钟,接亲的轿子到门口了,戏台上的戏暂时停了下来,乐手们开始吹奏起民间乐曲《抬花轿》。众多戏班的年轻男女从后台走出在台上伴舞,气氛瞬间到达了高潮!
门口的家丁点燃了鞭炮,村里的村民和小孩也都围绕在门口两侧。王家的家丁站在2米多高的院墙上朝着下边的人群抛洒在日本商社里买来的日本糖块。
就在鞭炮声震耳欲聋的时候,军师带着两个兄弟已经溜达到了堂屋门口。他掏出怀表看了一眼,11.30分,就是现在!
他点了点头,两个兄弟解开长袍的扣子就走进了堂屋。军师的手也摸向了腰间。
门口乱哄哄的,但两个进门的兄弟略显紧张,还是引起了门口站岗的家丁的怀疑。
“哎,这不是你俩坐席的地方,去外边!”话还没等说完,两个兄弟就窜进了堂屋。两个人几步就窜到王贤理和日本人还有他两个儿子坐的那桌。
一把扯去身上的长袍喊道:“别动,动了我就拉火!”这时另一桌坐着的便衣队骨干和本特务的随从齐刷刷的掏出了腰间的手枪。把这堂屋门口的两个家丁也跑了进来。
此时两个土匪身上都绑着十几颗手榴弹,一只手提着短枪,一只手拽着手榴弹的拉环。两只短枪分别顶在王贤理和日本特务头上。王贤理吓得有些不知所措,就连日本人也紧张的不敢动弹。
王贤理的大儿子能在兴安盟的日本人中混的如鱼得水,还是有些真本事,他并不慌张,气定神闲的对二人说道:“兄弟,别冲动,今天是我爹大喜的日子。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要钱要粮一句户话,只要别伤了人见了血就行,不吉利!二位拿钱走人,就当今天没见过!行不行!”
外边此时传来了枪声,开枪的正是在堂屋门后看到两个兄弟得手后的军师。
军师的枪一响,门外就传来了密密麻麻的枪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岭上战事》转载请注明来源:读笔小说dubi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